關于蛋雞冬季的飼料營養調整方案
很多客戶反映雞群料蛋比升高、產蛋量不穩定。仔細查看雞舍環境,并沒有發現異常之處。問題具體出在哪兒?
從事蛋雞養殖的人都知道,養雞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且是一個處于不斷變化中的系統工程。每次換季都是對雞群的一次考驗。季節不同,蛋雞對營養的需求就會有所差異,尤其是冬春季節,差異尤其明顯。以人為例,人在冬季會不斷加衣,甚至戴圍巾戴帽子,就是為了保證身體的熱量不至于散失過多。蛋雞養殖也是如此。冬季氣候寒冷,溫度低,要對蛋雞的飼料營養加以適當調整以保證雞群御寒和產蛋性能的雙重需求。
一、能量的調整
環境溫度過低時,蛋雞的采食量和養分轉化率等都會發生變化,飼料的配方設計也要做相應調整。能量的變化可以通過玉米的添加量來控制。適當添加油脂(豆油、豬油1:1比例混合即可)也可以提高能量水平。另外,我們都知道,紅糖有驅寒、化瘀、健胃的作用,所以,還可以通過在飼料中添加紅糖來達到增加能量的目的。怎么加?每噸飼料中添加10-15斤紅糖,每月使用7-10天可以補充雞體營養,預防由于應激而造成的免疫機能下降,從而提高雞群生產性能。
二、蛋白及其他養分的調整
在低溫季節,蛋雞的采食量有所提高,也就是說配方不變的情況下,采食的蛋白質、鈣、磷、維生素也相應地提高。在能量能夠滿足蛋雞正常生長和生產的時候,就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費,尤其是飼料中的蛋白質。因此,可以相應降低其在配合料中的濃度,蛋白質一般下調0.4-0.6個百分點為宜。也就是說,如果原來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為15.8%-16.3%,那么就可以下調為15.4%-15.7%。為了保證蛋雞的生產性能,其他物質如鈣、磷、維生素等可以保持不變或略有提高。
三、維生素的調整
維生素C
蛋雞喜溫怕冷,容易患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維生素C具有抗感染、與抗應激等作用,能增加蛋雞對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
維生素D
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為陽光照射。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磷的吸收和利用,助長骨骼和蛋殼的形成。冬季光照少,加上籠養雞無法接受戶外光照,及時補充維生素D至關重要。
維生素E
冬季低溫會導致產蛋雞卵巢性能下降,產蛋量減少。在蛋雞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可以增強卵巢代謝功能,提高產蛋率。
四、鈣的調整
雞體缺鈣,輕者下軟殼蛋,嚴重時會足趾抽搐,危及生命。冬季氣溫低日照短,給雞補鈣極為重要。蛋雞日需鈣量為2.7-3.4克,鈣源飼料應選擇石粉和貝殼粉。石粉即石灰石粉,系天然碳酸鈣,一般含純鈣38%,是補充鈣質廉價的礦物飼料。貝殼粉含碳酸鈣96%,折合鈣38%,快速補鈣效果較好。
除在飼料配方上下功夫外,還要注意日常飼養管理。一是改變飼喂方式。冬季寒冷,雞群所需熱量更多,應使飼料溫度達到舍內溫度后再給雞投喂。二是增加飼喂次數。在夜間加喂一次粒料,目的是提高蛋雞對能量的攝入量,提高御寒能力,使之維持較高的產蛋水平。
通過以上各方面調整,可充分滿足蛋雞在冬季的營養需求,使之保持良好的產蛋性能。